石屏縣寶秀鎮鄭營村因為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而贏得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雲南歷史文化名村”等美譽,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今年來,這裡又顯現出另一種熱鬧景象。
中秋、國慶期間,鄭營車水馬龍、人頭攢動,村外道路車流一眼望不到頭。吸引人們的除了“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這塊金字招牌外,還有近些年來當地政府主導扶持發展的特色產業——大閘蟹。
2007年,為加快鄭營村的發展,寶秀鎮從江浙一帶引進適合本地養殖的大閘蟹苗進行實驗性養殖,得益于養殖環境天然無污染、水質條件好、餌料充足等有利條件,大閘蟹養殖獲得成功。隨後幾年,鄭營大閘蟹持續熱銷,讓當地群眾看到了一條發家致富的新路。 以往鄭營雖然名聲在外,但遊客僅僅是遊覽之後就驅車離去,並沒有給鄭營村民帶來多少收入。看到大閘蟹這一商機後,鄭營村民陳正義在鎮政府的扶持下首先在村中開辦起了農家樂,從開始時的門可羅雀到現在,每逢大閘蟹上市期間,遇到節假日遊客都需提前預定。現在,他買了車,建起了集吃、住、遊一體化的農家樂。
據鄭營村委會主任蘇為忠介紹,中秋、國慶期間,來自昆明、玉溪乃至省外的車輛蜂擁而至,各農家樂老闆忙的不亦樂乎,叫賣聲、點菜聲不絕於耳,村中彌漫著一股蟹黃的醇香。
目前,寶秀鎮大閘蟹湖泊養殖和規模化示範田養殖面積已達1000畝,以大閘蟹和寶秀特色家常菜為主打農家樂在全鎮遍地開花,僅鄭營村委會已經發展農家樂23戶,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100餘人。全鎮目前共發展大閘蟹養殖戶18戶,大閘蟹銷售加上農家樂經營預計可實現總產值24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