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建水文廟,始建於元至元二十二年(西元1285年)。總體佈局採用南北中軸線對稱的宮殿式,東西兩側對稱佈置多個單體建築。整個建築規制嚴謹、宏偉壯麗、莊嚴肅穆,主要建築有一殿、二廡、二堂、二閣、五祠、八坊,疏密相間,高低錯落,廟內外古木扶疏,名花溢彩。
《元史·張立道傳》載:是年張立道任雲南臨安廣西道宣撫使(宣撫司設于建水),“複創廟學於建水路”。這是他繼首創中慶路(今昆明市)孔子廟後,又與大理路同時創建的省內最早的文廟。明清時為臨安府學和建水州學所在。並曾一度寄寓著元江府學,成為滇南的文化教育中心。七百多年來,先後經過五十余次增修擴建,特別是明代頭科翰林李遇元由京城繪來曲阜孔廟王宮式建築圖樣,後來按圖改建,拓地擴建,終成占地114畝(約76000平方米)的大型文廟,為中國南方最大的孔廟。
自明代以來,建水文廟祭孔祀典固定為六項主要議程,即“迎神”、“初獻”、“亞獻”、“終獻”、“撤饌”、“送神”等。祭祀中的祀典程式、祭奠規格、樂舞編制、服飾、舞具和工供品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嘉慶《臨安府志·典禮》記載:“每歲仲春、秋月,文武官以上丁之日致祭先師孔子。”即每年文武官員要在文廟祭孔兩次。首次是在春季第二個月(農曆二月)上旬的丁日,第二次是在秋季第二個月(農曆八月)上旬的丁日,因而稱“丁祭”。祭祀中以樂舞伴隨,場面隆重,規模盛大。
建水文廟於二00五年開始首次大型祭孔儀式,之後,並在每年的九月二十八日孔子誕辰之日舉辦大型祭孔活動。
祭孔樂舞歷史悠久,起始於明代中期,是集歌、舞、樂三位一體的藝術形式。一字一動,結構嚴謹。端莊肅穆,古樸凝重,幽雅壯觀,屬純祭祀性歌舞。是祭祀者向受祭者表達最崇高的敬心與祈禱,以“接入神之歡”。因而歷代都遵循禮明樂備、典制崇隆之例,力求“笙鏞羽簽有秩有倫”,用最正統的樂歌和最典雅的舞容,以崇宣孔子的功德。
建水文廟祭孔樂舞時間:每年“春節”、“十一”黃金周期間隆重舉行。
祭孔禮樂旋律古樸,一字一音,節奏徐緩。樂章以頌揚孔子功德為主要內容,歌詞四言八句,從格律上看,是我國周代雅頌樂歌詩體的承襲。演奏過程以“禮”和“樂”貫穿始終,突出體現孔子以禮樂治世的思想,並表現了人民大眾對這位文化偉人的頂禮崇拜。
建水文廟祭孔禮樂演奏時間:每個週六、周日表演。
儒家三禮
孔子曰:人無禮,無以立。立世是中華民族傳統人格的最高境界,也是基本要求,而立世,先要知禮。建水文廟為您的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舉行:
開筆禮:開筆破蒙,人生始立。適合群體:五至九歲孩童。
成童禮:知禮明義,感恩立志。適合群體:十至十四歲兒童。
成人禮:明責守信,齊家治國。適合群體:十五至十八歲少年。
行禮時間:每月的第一個週六、周日。
以“放飛心情,執著夢想”為主題,通過“敬高香,拜孔子”,“放飛心情“等活動,讓考生放鬆心情,釋放焦慮的情緒,以良好的狀態迎接考試。
針對群體:小考、中考、高考學生。
活動時間:每年四月至六月期間。
地址:建水縣臨安路268號
門票價格:60元/人
![]() |
![]() |
![]() |
祭孔祀典 | 祭孔樂舞 | 祭孔禮樂演奏 |
![]() |
![]() |
![]() |
開筆禮 | 成童禮 | 成人禮 |
![]() |
![]() |
![]() |
泮池 | 放飛心情、執著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