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山2003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它位於縣境中南部三猛鄉境內,距縣城42公里,屬哀牢山南延支脈。它是中、老、越三國跨國界自然保護區的一部分,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十分豐富的“綠三角”地區。
黃連山南部與越南的孟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連,並通過孟藝自然保護區與老撾豐沙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相鄰。黃連山保護區總面積65058公頃,占綠春縣總面積的21%,森林覆率為75.3%,是全省覆蓋率24.2%的3倍,在裡面垂直分佈著滇東南最為完整的熱帶雨林、山地雨林、濕性季風常綠闊葉林、山地苔蘚常綠闊葉林4種植被類型。在這裡居住著哈尼族、瑤族、拉祜族、彝族、傣族等5個少數民族。特別是居於此區域的各族人民一直把黃連山視為神山,敬畏加愛護,從而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區內的自然生態,各種植被大部分保持原始狀態。
黃連山像巨龍般自西北向東南盤繞而下,主峰海拔2637米,是全縣的最高點,而最低處海拔僅為320米。山地氣候帶的垂直分佈系列明顯,這種垂直分佈且多雨而溫暖的氣候條件,為多種動物、植物的生長發育、生存繁衍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黃連山的第一大特色是它保存著許多原始而珍貴的生物。據統計,黃連山自然保護區中已發現的瀕危物種有8種,稀有物種有9種,漸危物種有19種。區內共有保護植物152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4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124種,雲南省保護植物24種。黃連山的動物也很多,屬國家級保護動物就有7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5種,二級保護動物59種。中國共有22種靈長類動物,黃連山保護區內就分佈有8種,是中國靈長類動物分佈種類最多的保護區。更具特色的是,區內兩種親緣關係密切的長臂猿——黑長臂猿和白頰長臂猿——生活在同一保護區內,在中國自然保護區中是獨一無二的,它在物種分類和分化研究上有很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在黃連山中部的核心區,有鑲嵌于林間的巨扇狀的分級大瀑布,水從懸崖急瀉而下,多台跌落,落差300多米,尤其在雨季大家可看到飛瀉而下如絢麗彩虹般的巨流傾入台潭,而後又奔瀉下流,形如流雲,聲似雷鳴,瀑底深潭水清見底。
在黃連山南麓還有一條深箐溝,溝內古樹參天,深入其間,可盡情享受回歸大自然的清新感受。
![]() |
![]() |
![]() |
黃連山雲海 | 二甫日出 | 黃連山原始森林 |
![]() |
![]() |
![]() |
活化石--桫欏 | 氣勢磅礴的黃連山瀑布 | |
![]() |
![]() |
![]() |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蜂猴 | 清澈的黃連水 | 綠春蘇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