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攝影網(簡體) 雲南攝影網(繁體)
歡迎來到雲南攝影網 - 東川紅土地攝影頻道,本網是雲南攝影專門網站
旨在提供元陽梯田元謀土林東川紅土地羅平油菜花怒江大峽谷梅裡雪山稻城-亞丁攝影的專業資訊
為攝影團隊攝影提供專業的行程規劃、酒店預定、攝影包車等相關服務

彝族“六祖分支” 在東川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2/20
據彝文文獻記載,彝族在歷史上,曾經歷了洪水氾濫的時代,在戰勝洪水之後,由始祖篤慕主持,將其子民分為武、乍、糯、恒、布、默六支,每兩支人為一聯盟形式,向一個方向遷徙、拓疆,將彝族先民分向各地,形成古代南中具有影響的民族。後世的彝族把這一次重大的歷史活動稱為“六祖分支”。弄清“六祖分支”的史實,對於編寫彝族歷史和中國古代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彝族是我國西南地區的主要少數民族之一,約五百萬人口(編者注:2000年人口普查彝族總人口為776.23萬),集中分佈在滇、川、黔、桂四省盡。其語言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共有六大方言、二十五種土語,若加上次方言、次土語,其語言的複雜性就更加突出。彝族支系繁多,有三十五種自稱和四十四種他稱。這種情況在我國國內民族中是僅見的。自篤慕以來,彝族在歷史上建立過大大小小的民族政權,但除南詔外,尚未建立過全民族的統一政權,加之歷代封建王朝對西南少數民族實行大民族主義的壓迫政策,彝族的文化發展十分緩慢,過去根本不可能來共同編撰自己本民族的歷史文獻。歷史上,彝族曾經形成過一種以表意為主的超方言文字,並用這種文字寫下了內容相同的經文典籍。典籍內容極為豐富,而且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這些文獻說明,彝族在上古時期,曾經出現過較為統一的整體,用過共同的文字,有過共同的典章制度和規範了的道德標準。
 
 通過對星散於各地的彝文文獻的清理,我們發現,無論是四川的《勒俄特依》,還是滇東北與川南一帶的《史傳》(包括,《公史》、《母史》、《子史》、《聯編》),貴州的《西南彝志》、《洪水氾濫史》以及在北京圖書館善本書庫中珍藏的雲南祿勸明版彝文史書《六祖之光》,都共同詳盡的記敘了有關“六祖分支”的史事。這一系列彝文史書典籍所載的六祖分支的史事,絕不可能是某人一時、一地之杜撰。而是彝族厲史上的真實記錄。在彝族的口頭民間傳說、格言、祭經中,也有大量涉及“六祖”的內容。這說明關於“六祖分支“的史事,是自古相傳的,不可能是後人虛構的。
 
 據彝文史書記載經洪水氾濫,篤慕(或為仲牟由)騎著馬,趕著羊群,為避洪水遷到了高高的樂宜山。他娶了三位仙女,生下慕雅枯、慕雅切、慕雅熱、慕雅臥、慕克克、慕齊齊六個兒子史稱六祖,後他們繁衍成為武、乍、糯、恒、布、默六個部落。武部落長慕雅枯、乍部落長慕雅切率兩支人向南邊沿普渡河流域發展,直達現在的滇南及滇西一帶。糯部落長慕雅熱、恒部落長慕雅臥率兩支人,沿金沙江流域逐漸進入現在的涼山、川南及昭通烏蒙山區。布部落長慕克克、默部落長慕齊齊率兩支人向中部發展,逐漸發展到現在的曲靖、宣威和貴州的興義、普安、安順、威甯、畢節水西一帶,其中少部份人南下進入現在的廣西隆林等地。這一歷史記載,由於加入了洪水神話,曾引起一些學者的懷疑。但我認為,不應該將“六祖”視為非凡人所生的凡夫俗子而加以否定。產生這一神話的原因,是居於後世人對始祖的崇拜。這種把歷史神話了的記載,在世界各民族的上古史中是屢見不鮮的。
 
 關於產生“六祖分支”的地點,即文獻中的“洛宜山”的地理位置,過去有人解釋為東川的洛宜公社,我認為應是現在雲南祿勸、會澤、四川會理三縣交界處,金沙江畔的落雪山。它系烏蒙山區的主峰,南詔時封五嶽,曾把此山封為東嶽。離此不遠的祿勸彝族,直到現在人死後,在送魂指路時,還把亡魂送到落雪山去。據彝文文獻記載,在篤慕遷居到“洛宜山”時,曾經墾置過肥沃的土地,冶煉過青銅,打制過銅器,製造了銅制兵刃、箭簇。現在的東川礦務局,在開掘落雪、因民、湯丹礦區時,曾發現過大量的經過初冶的銅礦渣堆積層。“六祖分支”時,由篤慕親自主持的祭祀活動,就是在被稱為銅洞的地方。由此可見,彝族先民遠在“六祖分支”前,就已經掌握冶銅及打制銅器的技術。這與後來“滇文化”中出現的青銅文化,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同時落雪、因民、湯丹一帶,系海拔較高的高山臺地,下埋銅礦,上蓋肥土,正是避洪水的理想地區。
 
 至於對“六祖分支”時間的確定,確實是一件困難的事。因為彝族自古以來,雖然有著自己干支紀年的方法,但缺少公認的紀元。故對年代的確定,只有參照父子聯名的譜系,佐以漢族編年史中有關事件的記載去確定。
 
 由於默部慕齊齊的後裔,火阿濟於蜀漢建興三年西元二二六年因助諸葛亮南征有功,被封為羅甸國王,世長水西一帶,成為王族貴胃,其專于修續譜諜世系。為我們留下了研究這個問題的一份較為完整的父子聯名譜系。該譜始于彝族父系始祖希母遮,終於水西宣慰使明宗阿裡(即安盛祖)共遷延一一七世。其第三十一世祖篤慕因避洪水來到“樂宜山”。三十二世祖慕齊齊率部落東進,成了默部的始祖。第五十一世祖勿阿納于漢光武時(西元二十五年)進入貴州水西一帶,創建羅甸國基礎。第五十六世祖火阿濟於蜀建興三年(二二六年)被封為羅甸國王,世長水西。第九十四世祖阿洛阿畫于元世祖二十五年(一二八五年)被封為水西宣撫使。第一一七世明宗阿裡(安盛祖)曾協同剿滅吳三桂,後於雍正七年亡故無嗣,經地方呈報清王朝,始“改土歸流”。正譜從此斷絕。自六祖之一第三十二世祖慕齊齊,至明宗阿裡,共傳八十世。其中第一七世與一八世,一一一世與一一二世系弟兄承襲,故實為八十三代人。每一代人應以多少年為宜,歷來沒有統一標準。我們參照比較完整的孔氏家譜,自孔丘(前五五一年至前四七九年)至孔德成(現居臺灣省),共傳七十七代,每代約三十二年。若以每代三十年計算,“六祖分支”的時代約為西元前760年,相當於周平王時期。
 
 由此可見,彝族自六祖在雲南落雪山分支以來,已有大約二千七百年左右的歷史記載。
 
 據彝文文獻載彝族父系第二十九世祖武樂撮之時(約西元前850年,相當周曆王至共和時期)已開始了“興祭祀、立典章,燕爾賓客。”由畢摩密阿疊撰寫了各種祭經、史冊、典章,並由畢摩世代傳抄,保存延續到現在。由於缺少印刷技術,除後世曾有過銘於銅器金鐘,勒石摩崖、木刻翻印的少量遺物外,大都是由畢摩傳授。故在轉抄過程中,出現增添刪節,但由於源于最早的範本,所以散於各地的彝文文獻,都具有強烈的同一性。通過比較分析,我們可探討“六祖分支”時的道德意識及社會形態。
 
 當時,密阿疊曾總結統治經驗,撰寫了一部被稱為《治國安邦經》的重要文獻。雖然原文已散失,但從大量的轉抄件中,不難看出《治國安邦經》實質上是一部維繫奴隸制度的法規。它明確規定最高統治者為“資”(君)“摩”(臣)“畢”(師)三位一體的政權。“資”由“資”的後代長房長子世襲。其餘兒子或外出拓疆,開建新的基業,或留原地成為庶民。“摩”由“資”延聘民眾中擅於排解糾紛,調和鼎戴的人充任,劃給封地。“畢”由畢摩的後代中,學習優秀者承繼。在“資”、“摩”、“畢”三位一體的政權統治下,以側溪(意為倉庫)為行政區劃。除一側溪為“資”“摩”“畢”親自掌握外,每一側溪任命一瑪色(兵帥)掌握軍政大權,下設慕灌(土目)若干人,兔責徵收賦稅,管理軍械糧襪。另在軍事中,設媽裔(統兵)若干人,每一碼裔下又有彝續(戰將)若干人直接指揮部伍。他們或外出征戰,擄俘為奴,或對轄區內庶民奴隸進行榨取監管。
 
 由此可見,當時的彝族先民已進入奴隸制時期,並確立了一套對奴隸的統治制度。“六祖分支”以後,逐漸將這一統治辦法遍及到滇、川、黔各地,建立大大小小的奴隸制政權。如默部進入貴州水西後,即建立了羅甸國,由勿阿納任“資”,伊佩徒忠義任摩,什于命阿叢任“畢”,下設十三處側溪,建都大方。有十二位瑪色,四十七個慕灌,一百二十七個媽裔,一千一百個彝續。恒部建立了扯勒、烏撒兩大部落,均開拓了大片土地,烏撒部轄十個側溪,扯勒部轄十八個側溪。囊括了現在的滬州、敘永等地。他們有事則合兵禦侮,無事則自相征戰,後人曾為此寫下了彝文文獻《烏撒兵馬記》專述其發展變遷。到了南詔時期,蒙氏政權所建立的有關“九爽”、“清平官”、“大軍將”等一系列統治機構,當是在《治國安邦經》的基礎上,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所進行的新發展。
 
 由於對彝文文獻的收集、整理才剛剛開始,所得資料有限,尚不能展現“六祖分支”時的彝族社會的全貌。但從上述可知,自周代以來,西南地區建立了彝族的奴隸制國家和部落的群體。
 
 從以上材料可以看出篤慕應是迫於洪水日漸上漲,率領了強大的部落群,逐漸遷到落雪山這一狹窄的高山地區。他們在那裡雖然進行了屯墾,開拓了這片土地,並冶煉了銅器。但這個地區畢竟過於狹窄,有礙于人口世代的繁衍和發展。所以當洪水退卻後,這些部落即分支向外開拓新的疆土。由於彝族先民首先使用了青銅兵器,所以所向無敵。他們擄俘為奴,促使生產逐日上升,為向外拓疆提供了物質基礎。對外拓疆的順利,使其所占地域迅速擴大,到西漢前後,其所占地域已遍及了西南地區。
 
 彝族先民向外拓疆,絕非僅僅是逐水草而遊牧,而是每征服一片地方,就擄俘當地人為奴進行開拓,因此出現“天開一方、地現一片”的局面。他們在所開拓的土地上築起城池,建起宮殿,進行打銅織錦、開荒種糧、放牧牛羊。在要隘險津派兵駐守,世代繁衍在這些土地上。
 
 根據地下出土的文物,我認為大量的青銅器遺物應是“六祖分支”以後,由彝族先民擴散開去,並帶到廣闊的地方去的。
 
 由於不停的拓疆,與異族發生交往,故融合了其他民族的文化,從而促進了古代彝族文化的發展。同時也因此產生了彝族文化的變異,構成了後代彝族各支系在語言、文化等方面上的差異。
 
 綜上所述,我認為“六祖分支”是彝族古代歷史上一重大事件。它對後世彝族之發展,起了劃時代的作用。它促使古代彝族先民在遍及滇、川、黔、桂的廣大地區開拓疆土,它促進了彝族奴隸制度的發展,提高了當時彝族社會生產力,從而創建了以晉甯青銅文化為代表的“滇文化”的基礎。它還促進了西南地區古代文明的發展。然而,目前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研究還有待深入。我們應該積極發掘彝文文獻史料,把自“六祖分支”以來彝族二千七百年的有記載的歷史搞清楚,寫出一部像樣的彝族歷史著作,為今後中國史研究進一步打下基礎。
  • 上一條資訊:
  • 下一條資訊:
  • 關於我們』『常見問題』『預定說明
    Copyright©2012-2023 雲南攝影網(www.seeyunnan.net)版權所有
    電話:+86-871-63338882 || 手機:18908891220
    點擊這裡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裡給我發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