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攝影網(簡體) 雲南攝影網(繁體)
歡迎來到雲南攝影網 - 怒江大峽谷攝影頻道,本網是雲南攝影專門網站
旨在提供元陽梯田元謀土林東川紅土地羅平油菜花怒江大峽谷梅裡雪山稻城-亞丁攝影的專業資訊
為攝影團隊攝影提供專業的行程規劃、酒店預定、攝影包車等相關服務

闊時旅遊節——怒江民族節慶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2/20

“闊時節”是傈僳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相當於漢族的新年。以前,傈僳族過節的日子以對物候的觀察來決定,各村寨過節的時間各不相同,一般在農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這段時間內,前後約有一個月。這期間正是櫻桃花開的季節,所以每年櫻桃花開時就是傈僳族過年的日子。

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條例》頒佈實施後,把每年的12月20日定為傈僳族“闊時節”的法定節日。此後政府每年都為傈僳族同胞舉辦慶祝活動。

傈僳族在雲南省怒江流域分佈最為集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當地的傈僳族群眾過春節,家家都要舂秈米粑和糯玉米粑,釀制香醇的水酒。為祈求來年的豐收和幸福,每家都要把第一舂的秈米粑放一點在桃樹、梨樹上。除夕這天,不能到別人家吃飯,否則就會像月亮一樣消失。所以當天晚上,每個家庭成員都不能在外邊,全家老小要聚集在一塊吃團年飯。在傈僳族、怒族的古老傳說中,是狗給人間帶回來穀種,傈僳族在新年祭祀時還要把一碗飯、一塊秈米粑、一塊肉先祭祀狗,表示對狗的回敬。

各地傈僳族過“闊時節”各不相同,就是怒江州內各地也不一樣。福貢、碧江的傈僳族過“闊時節”,從年節第一天到第十二天,表示一年有十二個月。過年期間全家都休息,每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慶祝節日。村中架起秋千架、跳高架,開展打秋千、跳高等體育競賽。男青年懷抱琵琶,邀請姑娘到野外唱歌跳舞;或到怒江邊的沙灘上進行“江沙埋人”的遊戲和劃竹筏競賽。老人則喝酒“唱調子”,唱累了,喝一碗水酒,休息一會兒,接著再唱,一連唱幾天幾夜。年節的第七天是婦女休息日,這天婦女不背水不做飯;第九天是男子休息日,這天男子既不背水也不做飯,不上山打獵。這種女七男九輪回相沖的習俗,是傈僳族代代相傳的古老風俗。

在過“闊時節”期間,瀘水縣的傈僳族有“春浴”的習慣。凡是有溫泉的地方,都是他們歡聚沐浴的場所,自治州首府六庫附近的“峽谷十六湯”,也為“春浴”提供了絕佳的場所。六庫附近的登更澡堂、麻布澡堂的“澡堂會”,至今有好幾百年的歷史。“闊時節”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后,傈僳族全家人一起帶上行李,準備好食物,到溫泉附近搭起竹棚,吃住在溫泉邊,洗溫泉澡。為了洗溫泉,有的人家要走上百里山路。附近幾十裡、上百里的歌手都要聚集到這裡,分成男女兩組,對歌賽歌,或翩翩起舞。餓了,就吃自己帶來的美酒佳餚;累了,就到臨時搭起的帳篷中休息。吃飽了,睡足了,再盡情地唱歌跳舞。同時,還舉行打秋千、射弩、文藝演出,男女青年通過各種活動交流感情,選擇伴侶。

雲南保山地區騰沖縣的傈僳族,還會舉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他們選擇72把鋼刀,先試一試是否鋒利,不鋒利的不要。然後把鋼刀牢牢拴在兩棵杆子上,紮成一把“刀梯”,樹立在一塊平地上固定好。赤腳的傈僳族漢子,腳踏鋼刀,一步一步爬上刀梯頂端,在上面表演各種動作,把杆頂插著的紅旗擲向四方。然後又一步一步下來,兩腳毫髮無損。晚上,他們在地上堆出一片燒得通紅的木炭,赤著腳從熊熊炭火上不緊不慢地走過去。看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不僅感到心驚肉跳,而且深深為他們的勇敢折服。

闊時旅遊節——怒江民族節慶 

闊時節的由來

傈僳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 它和其它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一樣,很早以前就生息繁衍在神州大地上,創造了燦爛的物質和精神文化,形成了瑰麗多姿的民族民俗情。

傈僳族的闊時節,就是這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園地中的一枝奇葩,歷來以其歡樂、有趣、神秘聞名四方。“闊時節”的來歷,有一個美麗動人的傳說。一千多年前,在青海南部有一塊一望無垠的壩子,雜居著幾百戶人家,他們和睦相處,互通有無,過著平靜美好的生活。這當中有一戶叫阿樸德扒的,膝下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叫阿朴德、二兒子叫阿朴華、三兒子叫阿友恒,還有阿朴德媽。一家人勤耕苦幹,夫妻相敬如賓,三個兒子聽教孝順,日子過得惹人羡慕。誰知有一年,京城裡派人抓兵,說前方有戰事,凡家有男子的都得去,抓兵者兇神惡煞地說:你們家有三兄弟,必須上前線兩個,誰去誰留,限五天內答覆。三兄弟敢怒不敢言,面面相覷。晚上他們圍著火塘邊商量對策,研究怎樣才能逃出魔掌。阿樸德說:“現在擺在我們面前有兩條路,一是去當壯丁,由他們擺佈,那是條送死的路;一條是逃跑,遠走高飛也許還有活路。”兩個弟弟也有逃跑之意,但兄弟情深,此處一別,生死難蔔,都不吭聲。阿樸德又說:“我也不忍心與大家別離,但不跑就是等死,還是跑吧。”兩個弟弟又深思了片刻才異口同聲回答:“就這樣定了吧。”說完, 三弟兄一起舉起雞血灑同聲發誓:走遍天涯海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行至天南地北,不忘祖宗留根之情,不求同行同居,但求不忘同胞骨肉,活著魂牽夢縈,死了魂歸故里。大膽地向前走吧,成功就在我們的腳下,年復一年又過年,人過一歲又“闊時”,有緣千里來相會,隔山隔水難隔心。樹高幹長有根啊,人行萬里回故鄉。櫻花初開“闊時自”, 杜鵲花開忙春耕。傳統“闊時”年年 , 落葉歸根是緣份。

翌日晚,三兄弟相互抱頭放聲痛哭,一把鼻涕一把淚,難分難舍,互相勉勵,互相祝禱,告別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三弟扛起弩弓第一個離開了,不知走了多少夜 ,翻了多少山,最後漂洋過海,到異國他邦居住。二弟阿朴華垮起長刀邊揩眼淚,邊向大哥和母親告別,逃往南方歇腳定居。大哥阿朴德則扶老攜幼,拖兒帶女沿著陰森森的黑山老箐走。餓了,吃口炒麵,渴了,喝口冷水,晝夜兼程。不知翻過多少山,淌過多少河,到了第十天,年邁體弱的母親終於病倒了,阿朴德夫婦倆肝腸欲斷但毫無辦法,儘管叫了魂,祭了鬼,母親還是撒手而去。夫妻倆只好含淚把老人掩埋,然後揩幹眼淚,背起家什,帶著兒女繼續西行。又過了五天,他們來到了瀾滄江東岸,隔江望去,隱隱約約地看見對岸的雪峰下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木板房, 屋頂上炊煙縷縷,全家人非常高興,離家出走十多天來,他們才第一次看見農戶人家,可是滔滔大江怎麼渡過去呢? 阿樸德見瀾滄江岸竹子茂密,計上心來,他操出大刀,嗖嗖幾下就把竹子砍倒 ,然後又將他們捆成一排做成筏子,並削了兩根做槳,自己在船頭掌舵,叫妻子在船尾撐住,經過一袋煙工夫的漂流,一家人終於抵達瀾滄江西岸。稍微歇腳後,他們又繼續向前趕路,不知又走了多少路,終於來到一個小寨子邊,經詢問知道,這是一個二十多戶人家的傈僳寨子。由於兵荒馬亂,也才從內地陸續遷移來不久。這裡雖然山高坡陡,地勢險峻、人煙稀少,但畢竟遠離是非之地。夫妻倆商量後,決定在此安家落戶。第二天,大家七手八腳,砍料子的砍料子,割茅草的割茅草,抬石頭的抬石頭,開始建蓋住房。經過幾天的辛勤勞動,一所三間的蔑笆木板房蓋好了! 全家興高采烈的住進去! 又過了幾天,為了來年生活,大家挎著刀子,扛起鋤頭到有太陽的山坡、箐頭、林邊砍樹,然後放火燒地,在平緩的地方種上水稻、麥子,坡陡的地方用樹樁點播豆子、包穀、蕎子、秈米、燕麥等作物。為了防止飛禽走獸糟蹋莊稼,大家還在地邊搭棚子,派人看守。沒有活幹的時候,男人到野外打鳥射鹿尋蜜蜂,女人在家縫補織麻布。時間過得真快,眼下又到了櫻花吐豔的時節,“闊時自”(注:“闊時自”即新年樹)就要到了。阿樸德對全家人說 :“我們沒有大肥豬,要到野外打野豬來;我們沒糍粑,用天燦米粑來代替,用野豬頭和天燦米粑祭祖宗,表示對亡故之人的思念。一年一次,永遠傳下去。目的概括起來有四:一是拜天拜地祈求保佑;二是祭祖祭宗,祈求賜福;三是求達各瑪(三角架)保護,驅趕天神地鬼;四是求天地在新的一年裡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就是闊時節的來歷。

  • 上一條資訊: 沒有了
  • 下一條資訊:
  • 關於我們』『常見問題』『預定說明
    Copyright©2012-2023 雲南攝影網(www.seeyunnan.net)版權所有
    電話:+86-871-63338882 || 手機:18908891220
    點擊這裡給我發消息 點擊這裡給我發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