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是老一輩對晚輩傳教自己民族叢倫理道德的一種方式。家教對一個人,一種民族,一個國家的影響起著重大的作用。布依人民對其的認識是“家教不嚴,禍害子孫”。
布依族的家教,從幼年時代就開始抓起。“小小不扳,大了壓彎”、“不教不論,觀世墮落”,這是老人告誡年輕父母的話,年輕父母總是按老一輩傳下來的行為規範,以慈愛的態度儘量用身教讓孩子潛移默化,不讓孩子染上驕、懶、貪的壞習。他們教育兒童“擔子要捆緊,做事要懂禮”、“憨人不讀書、讀書人不憨”、“靈人爭時間,憨人混時間”等等。
老年人對年輕人的教育,重在如何做人。如“好吃莫多吃,伶言莫說盡”、“父母留淺吃淺,不要搶人吃”、“相交宜直言直語,做事要禮儀在先”、“寨鄰有難多幫襯,自家天塌眾人撐”等等。
傳統的布依家庭,實行家長制,年最老者為長。三世同堂,四世同堂的人家很多,給家教提供了土壤和條件。對布依族中在外做事或當官的人,老人的告誡語言有“為官宦要識文化,為官要懂王法”、“河清能見底,官清能見心”、“當官不知足,民間百姓哭”……
布依族的家教,是我國寶貴的道德遺產之一。當官者如能熟悉並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訓,可免於陷下腐敗罪惡的泥坑;為民者如能熟悉並接受一些布依族的家訓,能使自己就變成一個文明、善良的人。